首页
>专题>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先进人物事迹

倾情付出,做真情大爱的守护者 —— 威海市救助管理站站长 宋江红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02日 11:22 信息来源:威海市民政局 访问次数:

倾情付出,做真情大爱的守护者

—— 威海市救助管理站站长 宋江红

真诚、正直是宋江红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敬业、务实是同事们对她的评价;随和、热心是服务对象对她的赞扬。宋江红,威海市救助管理站站长,投身民政工作30多年,始终把“救病患、助危难、诚心做事”作为自己的准则,倾情付出,用爱心浇筑救助管理之路,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旋律。

视流浪人员为亲人

家,代表着温馨和依靠。然而,有一个群体,他们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了自己的家,走上街头,成了流浪乞讨人员。他们衣衫褴褛,食不果腹,成了街头巷尾一个让人心痛的存在。身为威海市救助管理站站长,宋江红深知职责重要,多年来始终做到心里装着受助人员,讲千言万语,走千山万水,历千辛万苦,把流浪人员当作自己的亲人,用爱心展现民政人的情怀和风采。

内蒙古赤峰的小吉雨, 2岁时父母离异,跟随父亲来威打工。父亲因意外不幸去世,好心老乡把没有依靠的小吉雨送到了广福寺。宋江红得知情况后,立刻联系赤峰救助站,找到了小吉雨在敖汉旗生活的伯父。历经28小时,跨越千里,小吉雨被成功护送回家……

有一个离家失散多年的临沂籍女子,刚来救助站时因精神失常衣不蔽体,浑身脏乱不堪,救助站工作人员不顾脏累,马上为她洗澡换衣。面对语无伦次的流浪者,宋江红和同事一点一点询问,一条一条核查,终于联系到她远在临沂的弟弟和儿子。原来,这名流浪者已经离家16年了,亲人们从未放弃过寻找,当得知她的情况后,亲人们马不停蹄赶了过来,一进门就跪地感谢……

“让城市的街头不再有流浪乞讨人员的身影,让流浪者都能回到自己的家,让所有的漂泊无助都有依靠,这是我们的初心,也是我们始终努力的方向。”宋江红说,“当我们远赴千里,把孩子安全地送回离散多日的家中;当我们反复沟通,细致安排,让孤儿有了新的归宿;当我们耐心询问、从只言片语中拼凑有价值的信息,让失散多年的亲人重新团聚……我们感受到的,是和受助者一样的温暖和满足!”

因所处环境影响,部分求助人员身上会有传染性疾病。面对被各类疾病传染的风险,救助站工作人员坚持初心,对求助人员不放弃、不嫌弃、不丢弃。宋江红更是以身作则,只要没有特殊情况,不论周末、节假日,她都会去站上了解工作情况,数不清有多少个不眠之夜和节假日与受助人员一起度过。救助站,已经成了宋江红另一个“家”。

探索新型救助之路

担任威海市救助管理站站长以来,宋江红带领同事们不断创新、拓展救助帮助项目,积极倡导、协调和组织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救助工作,探索新型救助管理工作模式。

为了做到救助工作规范高效,威海市救助管理站与公安、城管等多部门联动,把每月9日、19日、29日作为固定巡回救助日;建立了10个社区救助点;设置了11个救助引导牌;聘请了50名环卫工人担任信息联络员,引导社会各界提供救助线索,形成了广覆盖、无缝隙的救助网络。

被誉为“蓝色休闲之都,世界宜居城市”的威海,吸引了众多外籍人员的目光。跨国救助成了救助管理站需要面对的新难题。2016年3月,4名不懂中文的缅甸打工者,辗转来到威海,威海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接到求助后经过多方联络才确定他们的身份,最终在威海、济南和云南腾冲3市救助站的爱心接力下,行程一万多里,4名缅甸人被成功交接给缅甸移民局,演绎了“三城来联动,万里大护送”的动人故事。同年9月,威海市救助管理站联系云南孟定翻译协会,一起启动建立“公益与救助”互动联盟,大大缩短救助护送缅籍人员回乡的时间,也为民政部门开展的国际救助提供了范例。

“无论多苦多累,多难多脏,作为一名救助工作者,我的职责就是用爱心去开启求助者新的生活。他们的幸福,就是我们的快乐。”宋江红说,救助工作不仅帮助了别人,也让我获得了更多的精神的充实和宁静。“每每想起受助人重回故乡时的温馨,阖家团圆时的喜悦,我的内心总是充满力量。”